B STRONG!!!!!!

2009年3月21日 星期六

Japan v.s. South korea part 4

三個簡單的心得。
一,韓國的二壘手沒有一直站在外野草地上守,或許是我的印象有誤。
二,藤川球兒這場看起來很弱,不像是可以在不到70局丟出90K的投手,金廣炫看起來也不像先前聽到的這麼威猛。
三,青木宣親真是個不錯的打者。

2009年3月20日 星期五

Some thoughts on WBC and baseball in Taiwan

來個亂七八糟的WBC心得吧。
我今年第一場比較認真看的WBC是日韓的第二戰,恰好看到幾個不錯的投手都有出來亮相,就一路看下去了。
日本部分留意到的有Darvish和藤川球兒,南韓的部份則是柳賢振和林昌永,下面是一點觀賽後的心得,要說在前頭的是,這只是一場比賽的觀察,未必能代表該投手平常的狀況,而且我看的轉播沒有測速,很多東西只能靠打者的反應去猜,所以大家參考參考就好。
◎Darvish很倚靠他的slider,這是我以前就知道的事,但這場比賽他倚靠的程度實在很誇張,在拿到好球數之後就是一路用slider殺到底,不過他的slider也真夠sharp,效果不錯。這場比賽Darvish的slider和以前看到的有些不同,軌跡小了些,不知道是因為沒調整到顛峰狀態還是用球不同造成的,如果在這屆WBC他的slider都是這個樣子,那碰上recognition和揮棒反應更佳;調整更快的打者時效果可能會打點折扣。此外,Darvish的速球控球實在不夠好,當他能控準的時候,他壓在外角低處的速球確實頗犀利,但他不是常常能夠做到,而是經常會在一局甚至一個打席裡連連失手,有時打者看到太多失手的速球,覺得不敲支安打實在對不住Darvish的好意,讓Darvish的成績受到一些傷害。
因為沒有測速槍,我不知道Darvish的速度大概有多好,但看打者的反應,他的速球壓制力似乎沒有Matsuzaka那麼好,如果去MLB這是會比較吃虧的地方,但他的breaking ball品質可能稍勝一籌,實際情況則要看他真的對上等級更高的打者時才能判斷。
◎藤川球兒這場比賽完全控不住他的速球,而且打者對他速球反應也很好,速球品質似乎沒有傳說中的高。球兒的速球往右打者內角竄的尾勁很好,但看起來不像是sinker,可能是握球方式或著出手動作造成的。
這場比賽他秀了一顆splitter,讓我非常驚艷,如果這是常態,我想打者碰到這顆球會很想死。
如過藤川有95mph,加上他的splitter,他應該會有在MLB當RP的能耐。
◎柳賢振看起來是不錯,但好像也沒有韓國人形容的那麼怪物。因為投是短局數的關係,柳很明顯只想把球速丟出來,也確實發揮了一些效果,幾個上場的日本打者都有出棒趕不上的現象,但柳對location的讓步有點太大,這會給等級比較高的打者一些機會,像Ichiro就相中一顆位置很遜的速球敲了一支中安,看起來Ichiro的狀況的確很糟糕,這種球以他的水準應該是個extra-base hit,但他還是沒有掌握好擊球點,打成一個彈跳球,算是讓柳逃過一截,加上接下來日本做了一很中華隊的決定–在一出局一壘有Ichiro的情況下叫中島欲之觸擊,於是最後讓柳安全下莊。
柳的投球看得太少,而且也沒看他秀breaking ball(對Ichiro有一個丟到頭上的,完全沒有參考價值),又沒有測速槍,所以很難論斷他的實力到哪裡。
◎林昌永這傢伙可以說是旁門左道之王。他下勾可以丟到95mph已經很嚇人了,這場比賽我發現他還會用側投,而且效果還不差。他用下勾出手球的尾勁很棒,往上飄移的movement讓打者很難做出有效的攻擊。這場比賽日本隊那個最有power的小胖胖(叫做村田?I’m not sure,日本打者的臉和名字我有點兜不起來)對林的速球timing都掌握住了,但還是被尾勁用三球玩死。
有趣的是這場比賽林用側投的時機都是在對付左打的時候,我不知道這是什麼原因,他看起來不會丟cutter,側投對反邊的打者也沒有什麼優勢,和下勾相比也沒有尾勁上的優點,有機會可以多觀察一下這是否為常態,是的話又是什麼原因讓他選擇用側投去丟左打者?
◎要誇獎一下韓國人的守備,他們的內野手相當不錯,比我預期的水準要高。不過有一點很奇怪,印象中他們那隻二壘手很喜歡站到外野的草地上去,一般這都是在面對揮棒速度快,擊球點早而且很有power的左打者時才會用的佈陣,不然就是因為移動速度或反應較慢但臂力強,所以用較遠的站位爭取移動/反應時間,然後用臂力去彌補,可是日本隊並沒有太多強力的左打,而且職業級的比賽應該不會有二壘手的移動和反應遜到需要用這一招吧?(順帶一提,如果臂力夠強,平常自己跟朋友打棒球時用這招守二壘可以偷懶,反正打草野球,不太會碰到什麼跑很快的傢伙,真的碰到了就送他一給壘包也不會怎樣,報給大家知道一下XD~),總之是個有趣的傢伙就是了。

◎今天又看了古巴大戰日本第二回合,古巴的打者比想像中遜很多,很多人都像窮人版的Alfonso Soriano,power是不錯,但是都不選球的,碰到比較用腦的投手總要吃虧。加上他們大部分又沒有Soriano的天份,被岩隈久志的splitter+slider整得很慘。岩隈的速度一開始不錯,可以丟到92mph(還是我太小覷他的速度了?),後面有點掉,不過應位古巴拿他的breaking ball沒皮條,所以這個問題不明顯。以今天的比賽來看,在某種層面上岩隈不是個會比Darvish差的投手,但他的breaking ball要控得再更好一點才行。
◎日本的打擊也讓我滿失望的,幾個好打者狀況都沒打出來,其他人的power也不太夠,讓他們的攻擊力出了不小的問題,今天對上古巴的頭兩分也是靠失誤拿下的。這兩場比賽看下來,Ichiro還是有點狀況外,今天還點了一個莫名的小飛球,最後一個打席敲的三壘安打也只是掌握一顆失投球,和打柳的那球有一點類似,不過這次打出去的感覺像Ichiro多了,希望這是他回春的開始,畢竟看一個天才打者一直打得像白痴也是滿痛苦的。另外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青木宣親和前面提到的小胖胖,小胖胖應該是這次日本隊最有power的打者,雖然目前的長打數好像不太多,但他有力量,也比較偏向飛球,同時也是在非旅外球員中對快速度反應比較好的打者;青木則是contact的能力讓我滿驚艷的,揮棒調整得很快,可惜他太容易讓自己的重心跑掉,這種有一點Ichiro化的打法,等於犧牲掉自己的power,不過看他的身材可能本來power就沒很好就是了。
◎城島的配球功力讓我滿佩服的,或許是以前在日職交手很多次的緣故,感覺他日本隊的投手掌握度頗高,像前一場對古巴時,他和Matsuzaka的配合就很棒,當天Matsuzaka的速度其實沒有丟出來,但是他和Matsuzaka利用各種速球的配合還是成功的壓制住了古巴打者,這樣的配球模式在Red Sox的時候不曾見過,或許來年Tek可以參考。當然我們不能忘記這場Matsuzaka的控球算比較好,對手也比較弱,因此changeup拿來對付古巴打者算是夠力,威力更好的slider當然就更不用說,但在對上大聯盟的打者時可能就不是這樣了。不過也是有好消息,他的2-seam似乎丟得更棒了,如果Matsuzaka的速度不是因為沒有調整好所以丟不出來,或許他的控球變好是因為在面對等級較低的打者時他不需要把自己的速度加上去,所以更能掌握location,也可能是因為他不需要那麼小心翼翼的丟很多引誘球而且offspeed的效果能夠出來,果真如此,那Red Sox fans明年可能還是要忍受那個猛丟BB的松坂。Anyway,能夠用三種不同尾勁速球挑戰打者的Dice-K明年會丟得怎樣讓我非常好奇。
◎古巴連輸日本兩場,後面這場我幾乎全程看完,確實古巴的表現在這場比賽中是比較糟糕的,即使不論失誤,也把雙方先發投手當成平手,兩隊的後援戰力也有差距。其實今天杉內俊哉還是給了古巴一些機會,他有不少次把90mph的速球丟到比較好打的位置,古巴打者卻沒有掌握好,打得強勁的球又很衰,直接進了手套,加上追打壞球,也只能接受被完封的結果。這樣也好,我是比較期待日本贏的,看看被差國旗的日本槓南韓,我想應該滿精采的。
◎最後,講一下中華隊好了。
中華隊兩次打輸中國,水準也離日韓愈來愈遠的原因,我認為要從三個層面去看。
首先是誘因,這個層面主要影響的是人才的量。

中華職棒的薪水對於棒球員這種生涯短暫的職業來說實在太低,加上台灣社會瀰漫著只對少數職業認同的功利主義,這讓很多父母根本不願意讓自己的小孩去接觸棒球。在台灣,多數父母在乎的是小孩以後能不能賺大錢考電機醫科,而不是小孩到底喜歡什麼或著特長適合做什麼,舉個例子,當一個小孩考上好學校或好科系,最常聽到的話都是恭喜他前途無量或是告訴小孩的父母下輩子不用愁了(我考上大學的時候我爸的朋友真的是這樣跟他說的...Orz),卻不是恭喜他考上自己喜歡或有興趣的科系。
扯遠了,我想說的是,在這種功利主義的環境下,當打職棒的誘因不夠,很多父母是會積極干預小孩打棒球的,而當棒球變成職業的超後段順位,我們棒球人才的reservoir就變得很小,加上台灣打球隊就可以不用念書這種很奇怪的教育方式,讓很多球員在短短的棒球生涯結束後面臨無法開創第二事業的窘境,更是進一步的傷害了我們的人才來源,同時,台灣雖然老說棒球是我們的國球,但其實棒球在台灣並不普及,看的人多(而且可能還只有打國際賽以及王建民出賽的時候多)但打的人少,棒球場地不普及也不健全,這讓很多人都只能說得一口好球,業餘的球隊也就那幾隻,真的有心想走棒球路卻不是科班出生的人還真的會有不知道該從何入手的無奈。這一切都造成了台灣棒球人才的不足。
接著是訓練與比賽觀念的層面。

我們打棒球的方式這麼多年了依舊土法煉鋼,很多號稱的改進也只是自強運動,對現代強力棒球科學化與數據化的精髓則是一知半解。其實許多觀念只要敞開心胸的去接納科學的結果就會很容易被導正,舉個例子,像長打率的重要性在很多數據資料中都已經被證實,就算用簡單的方法去設立一個單純的情境推算也可以大約抓到高長打率可以幫助球隊得更多分這樣的概念。另外在訓練及球員使用(或說保護)上也是同樣的道理,很多科學化的分析都可以幫助球員更加進步且避免受傷,這些都是有資料可以查的,而且其他棒球水準比較高的國家實施的結果也很正面,就算不相信大聯盟的成功案例,也該相信許多已經出爐的統計數字所顯現出的差異才對。
台灣在訓練球員上師法日本較多,包括在三級棒球對投手的使用方式,但總讓我有種好的沒學到壞的學一堆的感覺。像三級棒球這樣的比賽,最重要的是要讓選手成長,而不是要贏球,為了贏球而讓球員使用過度是非常沒有道理的事情,三級棒球的勝利應該是奠基在紮時的基本功和觀念以及夠好的球員深度上,而不是靠狂操幾個天份好的選手一路殺到底。三級棒球的錯誤觀念無疑是殺雞取卵,讓很多有天份的選手才剛顯現天份就立刻隕落。
記得以前某個中職球隊的教練在看過MLB的訓練方式之後,說了類似人家都已經上太空我們還在地球走這樣的話,充分的顯現了我們在科學化與觀念上的薄弱,但聽到這句話至今已經好多年了,台灣的棒球依然故我,就好像身邊一些總說要發憤圖強考一流研究所的朋友,永遠都在說,永遠沒有做,最後考不上在那裡傷心難過時,我雖然不想落井下石但真得很想跟他們說一句這是你咎由自取。(抱歉我似乎又扯遠了...)
最後一個層面則是我們職棒的經營方式。

雖說台灣和日韓有些類似,都是有民族主義傾向的國家,所以很多旅外球員因為愛國或是要愛國的壓力,還有現實的兵役問題會接受國際賽徵招,但要打好國際賽,職棒的強盛才是真正的根本。一個強盛的職棒底下肯定會有根基穩固的三級棒球和不錯的業餘成棒球隊,碰上比較不重要的國際賽時派這些球員出去也應該會有一些競爭力。
台灣的職棒聯盟要強盛,除了根基要打好(三級棒球)、不能簽賭和訓練方式要改變之外,真的把職棒當成事業來經營也是很重要的。當我們的球隊老闆真的把職棒當成事業在經營,就會努力去增加自己的競爭力,想辦法讓自己的產品(球隊、球賽和球員以及周邊商品)有吸引力,讓自己賺錢,而不是在虧錢的時候就對客戶說出你們不來買我就倒給你們看這類的話,也不會告訴代言人或是生意夥伴要入境隨俗,進到我們的圈子就要照我們的方式談判,更不會炒短線傷害自己的商品(也就是球員),並盡量增加自己長遠而持久的最大利益,開創除了棒球場上的商機。同時要讓經營回歸市場機制,讓有競爭力的企業(球隊)活下去,不能老想要靠政府幫忙,也不能老是訂定一些奇怪的、圖利某些特定對象的規定。當一切真正回歸市場機制,大家就要各憑本事,大企業有大企業的玩法,小財團也會找出自己的生存之道,而非在那裡抱怨某些人破壞行情。
舉個簡單的例子好了,假設今天Jessica Alba要訪台,某間飯店得到機會可以和她接洽,於是Jessica Alba派出自己的經紀人來跟這間飯店的老闆彈條件,要求該飯店要給予總統套房並在房內準備Alba最愛吃的某名牌蛋糕,同時為了避免狗仔跟拍的麻煩,Alba希望她的行蹤能夠保密,到飯店時可以由後門進入check in,一個真正把經營飯店當成事業的老闆不會說:「既然來到台灣就要入境隨俗,要談就要自己親自跟我談,而不是請經紀人這麼沒誠意」或著「來台灣就要入境隨俗,當然要被狗仔跟拍,而且Alba來台可以帶給我們飯店多少收益還未可知,竟然就要求附帶蛋糕的條件,實在過分,要也要等我們飯店賺到錢再說。」這樣的話,而是會真的審慎評估Alba來住他們飯店能夠帶來的收益,如果划算就接,不划算就推掉。
這是我認為台灣棒球發展的三害,可惜我們的周處遲遲未能醒悟,是以三害被除之日,依舊遙遙無期。

2009年3月10日 星期二

Before spring training#4:Line up

在開始之前一樣先扯一下題外話。

WBC中華隊輸得一屁股,我個人倒是沒有這麼氣憤,畢竟這次陣中有不少未完成品,雖說實力還是比中國更強,但這差距已經讓球變得很圓,圓到會被翻盤。加上中華隊的球員們老是帶著怕輸的心情去打對中國的比賽,更增加了很多變數,想贏和怕輸好似很像,但其實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態,如果真的是很想贏,比賽的時候應該會無所不用其極的去爭取每個勝利的契機,但若是怕輸,那就會綁手綁腳,保守消極,這是我自己這次在這隻中華隊上看到的東西。

中國隊在技術與觀念上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相形之下中華隊的教練團真的還要好好努力,不能老是使用莫名其妙的戰術。當然有些人會責怪徵招時的不順,但我覺得球員或球團拒絕參賽也是無可厚非,畢竟台灣的棒球對於國際賽從來不分等級,總是要同一批球員全年無休,在這種情況下球員要求休息不參賽,好好的準備球季賽也是合理的選擇。

中華職棒也不能老是只想靠國際賽來當做救票房的仙丹妙藥,國內職棒的水準必須更加提昇,畢竟以職棒球員為主體(而不是旅外)的陣容才是徵招時最能掌握的,提昇職棒的水準並且創造出票房才是台灣棒球長遠走下去的路。

要做到這一點,我們的球團必須真正把球隊當做事業來經營,盡量讓一切迴歸市場機制,自由競爭,提供足夠的誘因來吸引球員留在中華職棒打球,同時也必須透過更完善的制度讓球賽公平化,防止簽賭等事情發生。不能老是只想靠政府救,整天嚷著要政府救的很多都是夕陽產業,像是最近很紅,專做那四個英文字的大廠就是一例。真正重要的是要如何提昇自己的競爭力與吸引力,讓自己成為能夠賺錢的產業,不要讓自己落入必須靠政府拯救的境地。

最後,我想很多人看到對上中國隊時林哲瑄選到保送後蔣智賢點的那個DP一定都罵翻了,我個人倒是覺得滿感動的啦,一方面我不喜歡WBC,也覺得這次的陣容根本是去讓小將們去學經驗的,所以沒怎麼關心這次中華隊的比賽,另一方面是這支中華隊真的有不少面孔是我不認識的,所以一直有很深的陌生感,但在看到蔣的那個play之後,我忽然明白過來,原來這還是我熟悉的那支中華隊,這麼多年來,始終如一。

我就是帶著這種感動關掉視窗,了無遺憾地走去meeting的。


閒話說完了,馬上來看看Red Sox的line up.

Line up:

這是8年來Red Sox第一個完全沒有Manny的球季。Manny是聯盟最頂尖的打者之一,是用一隻手的手指頭數一定會數到的那種super star,失去他Red Sox肯定會有所損失。
但以加總起來的攻擊火力來說,現在這個Red Sox打線的攻擊能力其實不會比Manny在陣的時候弱上多少,說不定還更強,差別比較大的可能是在面對大投手時,因為少了一個實力明顯強出一截的打者,突破僵局的能力會變差,還有現在的打擊陣容更注重整體的發揮,但現在Red Sox陣中的打者很多都不夠穩定,因此我們可能會見到Red Sox整體的攻擊能力會隨著不同選手陷入低潮而無法一直維持在高峰。
從雙門神系統2.0轉變成集體火炮第一代,這樣的轉變到底是好是壞,現在誰也說不準,只能讓時間來代替我們解答。
以下是對Red Sox line up依照守備位置的分析:
OF
Jacoby  Ellsbury-
有人說Ellsbury光靠的速度每年就可以幫Red Sox多得好幾分,但我覺得我們應該要反過來看,除了速度,Ellsbury還有什麼東西可以讓他幫Red Sox加分?他的防守除了臂力以外沒什麼好挑替的,但也沒有好到無可取代,而且他的打擊則明顯出了問題。
Ellsbury去年打出.280/.336/.394的成績,不算太糟但也暴露出自己的弱點-對速球,特別是內角速球薄弱的攻擊能力。他對速球和內角球的% of well hit average都是低於聯盟平均的水準,這是非常麻煩的情況,在去年的比賽中我們經常看到投手放一些很外角的breaking ball拉開Ellsbury的注意力,然後再丟一顆內角速球進來Ellsbury就掰掰了,如果這個問題不能解決,Ellsbury就永遠只能當一個等待投手犯錯的打者,這樣的球員取代性太高,對他未來的發展有很不利的影響。另一個問題就是Ellsbury很沒有耐性,特別是在他狀況好的時候,他會太容易去揮一些亂七八糟的球,然後就這樣把自己的好狀態給玩掉,不過比起前一個問題這只是小問題,由於他的選球能力與contact能力是好的,這個問題可以透過累積經驗去解決。
當然Ellsbury也有他打擊上的優勢。他的選球不差而且contact能力很好(contact%:89.0%),要三振他或讓他揮空都不是容易的事情,我想這某種程度上可以代表他的recognition沒有問題,而且手眼協調能力很好,可惜power實在太差了,也太容易打出ground ball,如果能夠稍作調整,例如調整一下揮棒軌跡或是不要老是想把球往地上砍我想他的成績會更好。
期望:要扮演好第一棒的角色除了盜壘之外也得在提高自己的OPB上下更多功夫,另外一定要打得到速球才行。.300/.360會是我對Ellsbury的期許,至於SLG就隨緣吧。
 J.D. Drew-
該怎麼說呢?對一個生涯.284/.392/.502而且守備能力非常優異的右外野手,我們應該沒什麼好抱怨的,但我確實沒有很滿意J.D. Drew來到Red Sox之後的表現。
身為一個中心打者,Drew實在太不喜歡揮棒(去年的Swing%低到只有37.5 %), 同時他的power也不夠好,導致他的攻擊性不足,在Manny和Papi的巔峰期這或許不會是太大的問題,反正主要的清壘工作都被這兩人給包了,但在現在這支攻擊力趨向平均的Red Sox,Drew必須負擔更多清壘的工作,在這樣的情況下Drew幫助球隊得分的能力不夠突出的問題有可能會被凸顯。
另外我發現Drew有兩個有趣的現象,第一是他的LD%其實並不特別出色,生涯只有18.5 %的水準,而且他是一個比較偏向滾地球的打者,但他卻能把自己的BABIP一直維持得不錯,我不是很確定該怎麼解釋這件事情,長期維持不錯的BABIP應該不能用總是狗運好來帶過,本來我以為這是來自他很挑替的出棒策略讓他能夠把球打得比較紮實,形成較多的LD,但事實顯然不是如此。Anyway,能把球留在場內並且形成安打肯定不是一件壞事。再來就是他去年的IFFB%只有3.4%,這是一個非常不可思議得數字,配上他去年16.4 %的HR/FB,我們可以說Drew去年的打擊效率算是相當高的,不過這樣的成績可能很難在今年球季繼續被複製。
這大概就是Drew的特色,按照他的打擊型態我會比較希望把他排在中間但不是中心的棒次,例如第六棒的位置,原因很簡單,當Drew不被當做一個中心打者看待,他的power其實是非常好的,配合他很高的上壘率,Drew可以形成Red Sox line up的一個中繼點,一方面接續前段棒次的攻擊,另一方面開啟後段的攻勢,Drew的power和不錯的二壘安打產量應該可以讓他稱職的扮演前一個角色,而他很好的上壘能力(OBP.392;wOBA .386)和不錯的安打能力應該會讓他有能力接下後一個角色。不過現實的情況是Red Sox可能依然需要J.D. Drew站第五棒的位置,讓他保護保護Papi的打者(可能是Jason Bay),若Drew要扮演好第五棒的角色,他的清壘能力一定要更上層樓。(我對中心棒次的標準可能比較嚴苛一些,這或許是看了太多年Manny和Papi站中心棒次的後遺症吧。)
期望:.280/.390/.500,然後健健康康的打140場,敲個80分、35支二壘安打和25轟。
Jason Bay-
以截至目前為止的三圍論,Bay(.282/.375/.516)未必是一個比J.D. Drew更好的打者,但他更會打全壘打而且也還年輕,power尚未邁向衰退期(甚至可能成長)以及對上左右投成績差距不大的優勢讓他比Drew更適合站在Red Sox的中心打線,但是身為要保護Papi的打者,Bay卻還不夠好,但在沒有更適合人選的情況下,Bay恐怕還是得努力扛下這個責任。
Jason Bay是一個比較偏向飛球形的打者(生涯GB/FB 0.87),要當一個會炮手能打飛球是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另外Bay生涯的IFFB%(6.8 %)和HR/FB(16.4 %)都算不錯,這代表他打出有效飛球的能力不差,以30歲的年紀還很有可能可以讓自己的實力更上一層樓,因此我對Bay有相當程度的期待。
另外一個要提的事情是Bay的Swing%上個球季忽然降到39.6 %,與生涯有一段差距,而這樣的差距主要是來自於他Z-Swing%的下降(57.9 %),這是否代表Bay有在打擊的策略上做出改變(更謹慎的攻擊策略?紅襪化的Jason Bay?),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這樣的攻擊策略對Bay會造成什麼影響,是這個球季值得觀察的事情。
期望:和Green Monster混熟,扛下四棒,保護Papi,為了完成這個工作,我可以接受Bay用低一點的打擊率和多一點的三振來撐高自己的SLG和OPS,.270/.370/.550會是我希望看到的成績。
Rocco Baldelli-
隨著他健康狀況的不同,Baldelli的成績可能在光譜上的all star CF端與replacement level player端之間游移,如果Red Sox得到的是一個完全健康的Baldelli,Ellsbury很可能必須被迫讓出他的先發位置,不過這個情況大概不太可能發生,不過Baldelli大概也很難遭到變成replacement level的球員,因此只要Baldelli可以出來分擔掉一些OF的守備機會與打數對Red Sox就可以得到戰力上的紓解並有機會獲得與先發相距不遠的成績,甚至偶爾帶班一下DH也是可以接受的事情。
我自己是覺得在春訓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比較開放的心態去看Baldelli的角色,甚至讓他去和Ellsbury去競爭先發的CF,一方面看看Baldelli到底可以打到什麼程度,還剩下多少功力,另一方面也順便給Ellsbury一些壓力,逼他趕快成長。而在球季中,當有人受傷或是Ellsbury又陷入亂揮一通的低潮時也可以讓Baldelli先上來頂住,維繫戰力於不墜。不管怎麼說,能夠擁有Baldelli當我們的四號外野手,實在是一件幸福的事。
期望:私心的希望明年站在CF的那個人是健康的Baldelli,而即使回歸現實面讓Baldelli去扮演比較可能成功勝任的四號OF角色,Baldelli應該也有機會可以打出OPS超過.750上看.800的成績。
由於我不認為球隊會需要五號外野手,這裡不會談到要休養好一陣子的Mark Kotsay.
IF
Kevin Youkilis-
我認為這個球季Youk的表現對Red Sox的成績會有非常大的影響,影響的點在於他會打出比上個球季(.312/.390/.569,43支2B,29支HR)退步多少的成績。只要Youk不要衰退得太多,Red Sox就可以把他放進中心打線,讓Drew去接下承先啟後的工作,這是我覺得最理想的藍圖,但如果Youk的成績跌回生涯平均水準,那麼Red Sox就會得到一個窮人版的J.D Drew而且必須把Drew給放進中心打線,這一來一回的差距實在非常巨大。
那麼去年的Youk到底只是打出fluke的一年還是打出breakthrough的一年呢?根據Youk自己的說法,他修正了自己的打擊策略,讓自己的出棒變得更積極,而不在執著於等球,所以打出了all star等級的成績,由數據上來看,Youk的Swing%首度突破四成,來到42.4 %,這個數據似乎與他的說法吻合,不過這樣的上升主要是來自於他O-Swing%的增加,Z-Swing%則幾乎沒變,這個球季Youk因為有著高達61.5 %的O-Contact%所以沒有顯現出問題,讓他在BB%小幅下滑的同時,被三振率幾乎沒有上升,但他能否複製這麼好的O-contact能力是值得去懷疑的事情。往好處想Youk在他整個生涯中都是一個contact能力相當優異的打者(生涯Contact%有83.8 %,Z-Contact%更高達90.0 %),而且也能夠把自己的LD%和BABIP維持得很優異,偏向飛球型打者的他也一直把自己的IFFB%壓得很低,整體的打擊效能非常驚人。但往壞處想,要紮實的打出中短程安打和要維持上述那些數字並把自己的SLG拉抬到.550以上的水準根本就是兩件事,只是改變打擊策略就讓自己在幾乎不用付出任何代價的情況下打擊實力向上提昇一整個等級是一件讓人非常難以想像的事,唯一的解釋是剛好Youk在這一年破繭而出,正式變身成為all star等級的打者,但以一個從來不被看好的球員來說(雖然他也一直讓大家跌破眼鏡),這樣的變化實在讓人難以想像。
最後要提一件事情,撇除去年不論,Youk在他的生涯中一直都有下半季疲軟的問題(.308/.400/.495 v.s. .262/.364/.439),去年好不容易克服,今年他就給我去打WBC,提早開始球季的Youk今年會不會受到影響而在下半季更加疲軟,是我非常擔心的事情。
期望:要講期望我當然是期望Youk可以複製今年的成績,但對此我實在很難樂觀,所以還是認為Red Sox明年可能要將Drew給排在中心棒次。基本上Youk只要能繳出.300/.380/.500的成績我就非常滿足了。
Dustin Pedroia-
在所有Red Sox的野手/打者中,我最放心的人就是Pedroia,他的守備非常好,打擊能力也已經被證明,就算他明年的成績往下修正,幅度也不會太大,要繳出.310/.370/.450的成績應該沒有問題。
Pedroia的打擊策略在Red Sox一群愛等球的龜毛人中算是非常積極的,整體的Swing%落在45 %上下,BB%則只有7.6%,比較特別的是他選球的能力非常好,不只很少揮到設定之外的壞球(生涯O-Swing%只有25.5%;Z-Swing%則高達62.0 %),recognize來球種類的能力也非常出色,在比賽中很難看到Pedroia因為完全誤判球種而揮空,偶爾被breaking ball騙到也能靠快速的調整揮棒軌跡來避免揮空,這讓Pedroia生涯的K%只有8.0%,此外,他對球種很好的辨識能力也反應在他超高的contact%上(92.2 %,而且O-Contact%也有84.0 %;Z-Contact%則是95.1%,simplely amazing!),對一個總是全力揮棒的打者來說,這樣的contact能力只能用不可思義來形容。而且Pedroia不論對上任何一邊的投手都一樣的有效率,而且對上所謂的power pitcher和finesse pitcher都打得特別好(根據baseball reference的定義,power pitchers are pitchers who strike out or walk more than 28% of batters faced,and finesse pitchers strike out or walks less than 24% of batters faced),這也是非常出眾的表現,反而對上一般人打得比較好的average type(K and BB% between 24% and 28%)Pedroia打得非常不順手。
此外,雖然Pedroia的打擊型態比較偏向滾地球(GB/FB:1.19),HR/FB也不出色(career 6.4 %,不過postseason有高達23.8 %,小樣本的數據有多不可信由此可知),讓他的長打表現受到限制,但是他打LD的能力強(LD%:20.2 %),也不容易打出內野飛球,顯示他打出去的球品質都相當不錯,記得以前有人把K%和IFFB%給相加當做投手dominance程度的指標,因為K和IFFB是投手最可能讓打者出局的兩種方式,相加的數字愈高,投手的dominance程度也愈高,其實這兩項數據也可放在打者身上來看,比較簡化的講法是這兩個數據相加值愈低的打者就愈不容易出現完全無效的打擊,當完全無效的打擊次數少了,相對的這個打者就可能比較難以被投手解決。當然這樣的比較方法有其盲點,在這樣的基準底下像Adam Dunn這類的打者就會被underrate,而Juan Pierre這樣的打者則會被overrate,不過它還是可以當做一個參考指標,提供”相加值很低的打者很難太差”這樣的訊息,大家可以自己把Pedroia的K%和IFFB%加起來再配合OPS、LD等數據去和其位置相似的球員做比較,就知道Pedroia的打擊效能有多高。
如果真的要挑毛病,那就是Pedroia的power也許可以再更好一點,另外他主客場的成績差異有點大,RISP打擊表現也不理想,是可以期待他進步的地方。
沒有意外的話明年Pedroia應該還是會扛下第二棒的位置,這應該對他應是游刃有餘,可以繼續為Red Sox創造驚人的得分效能,只希望他不會因為WBC打得太累而影響到球季成績就好。
期望:得個一百分,打個八十分,然後看看有沒有機會把OPS撐到.900以上,這樣我就太滿足了。
Mike Lowell-
Mike Lowell是另一個可能扛下五棒的角色,和Drew相比,Lowell的出棒更積極,打擊型態也比較偏向飛球(其實應該說是平飛球,生涯的GB/FB是0.72,LD%則是21.1%),看起來比較符合我喜歡的中心打者的樣子,但在這兩個人之中我其實還是偏向Drew比較多。這其實是很好理解的抉擇:Mike Lowell生涯的三圍是.279/.343/.467,Drew則是.284/.392/.502,兩個人明顯差了一個等級,生涯的RC/G也位在不同水平,而且Lowell雖然比Drew更偏向飛球打者,但他的HR/FB只有9.8%,遠遜於Drew的15.5%,若再比較wOBA,兩個人也有著接近.040的差距,這顯示Lowell在power和plate discipline上都比Drew遜色許多,所以棄Lowell選Drew是個再合理不過的選擇。或許這樣的數據與很多紅襪謎的印象不符,那是因為07年兩個人剛好一個整季低潮,另一個全年嗆辣,所以造成許多人錯誤的認知,而且若觀察兩人的年紀和07年之後的成績,我們實在沒有理由相信比Drew還要長上幾歲的Lowell是進入高峰,而年紀較輕的Drew則是已經大幅衰退。
當然Lowell有他的優勢,前面提到的高LD%就是一個,非常好的contact能力(特別是Z-contact)則是另一個,因此,雖然Lowell的打擊破壞力比較差,但他整體的打擊效率其實相當不錯,也因為他很好的contact能力和身為平飛球打者的特性,讓他相對低的OBP不會造成太大的傷害。
另外兩個Mike Lowell值得觀察的問題是他的傷勢加年紀什麼時候會趕過他的揮擊能力以及他習慣性在下半季疲軟的毛病。因為Lowell的OBP不算好,拗保送的能力不足,當他的揮擊能力有所下降,失去良好的bat quickness,他的打擊效能恐怕會比Drew受到更大的影響。從他這幾季的成績走勢來看,我們還沒有看到太多退化的跡象,但我們也無法確定退化不會由這一季開始,何況Lowell還有傷勢的問題在催化他的退步,這點很讓人擔心。下半季疲軟的毛病在Red Sox並不是只有Lowell一個人有,比較明顯的還有Youk,如果這些人都一起在明星賽後打擺子,Red Sox很可能會受到相當大的衝擊,甚至有可能因此打不進季後賽。
最後來講一下棒次。我覺得最理想的狀況當然是去年的那個Youk打五棒然後依序搭配Drew和Lowell,再來由Drew扛起五棒,依序搭配Youk和Lowell也是不錯的選擇,不過其實這幾個棒次不必排得那麼死,誰狀況好就把他往前移,讓他有機會多打幾次,盡量發會最大的效率,這樣Red Sox由二棒到七棒的攻擊能力會非常可觀。
期望:說真的,我只期望他不要受傷,好好鎮守三壘,打個平均水準的成績,把這個合約走完就好,畢竟Lowell不會是Red Sox的未來。
Julio Lugo & Jed Lowrie-
Red Sox的short stop是一個麻煩的位置,這麼多年來始終找不到一個可靠的答案,我們可以肯定Lugo不會是Red Sox SS的未來,但Lowrie其實也望之不似人君。在即將來臨的這個球季,不管最後誰是先發的游擊手,Red Sox在SS這個位置很可能還是得在average to below average之間的水準徘徊。可以肯定的是,Lugo和Lowrie會在春訓努力競爭在這個位置先發的機會,雖然Red Sox fans大概都很討厭Lugo(我也不例外),但我們還是可以敞開心胸,靜觀其變,畢竟Lowrie會不會比Lugo更好,仍在未定之天。
Lowrie有他的優勢。即使不看Lugo大低潮的那一個球季,去年的Lowrie就已經是一個比去年的Lugo更有破壞力的打者了(.258/.339/.400,OPS .739 v.s. .268/.355/.330.OPS .685),而且就算比對起Lugo的生涯平均值甚或生涯顛峰也不會遜色太多,更別忘記這還只是Lowrie的第一個大聯盟球季而已,我們有理由相信Lowrie還會繼續進步。此外,Lowrie也是一個相當標準的平飛球打者,去年打出了25%以上的LD%,IFFB%則低到只有3.5%,這些都是相當不錯的數字,比對起他小聯盟的表現,我想LD%和平飛球型態是比較可以相信的,至於IFFB%則還有觀察的空間,反之,Lugo則是偏向滾地球型的打者(生涯GB/FB超過1.5),LD%當然也沒這麼漂亮,不過還算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但這兩個球季就很可悲,去年滾飛比2.60,連續兩季的LD%則分別只有16.7%與17.6%,長打能力更是完全消失,加上根本不能見人的守備能力,被Lowrie取代也是理所當然的事,紅襪迷唯一可以期待的,就是這樣的低潮應該不屬常態,Lugo還是有機會回升成為那個OPS .740上下的游擊手。
至於Lowrie比較糟糕的部份則是K%偏高,BB/K也非常不理想(0.51),這顯然讓他的打擊受到傷害,不過Lugo在這一項上面也沒有多好,生涯的BB/K也恰好是0.51,不過來到Red Sox這兩年拗BB的能力有耳濡目染變得比較強一些。此外,這兩個人也都屬於非常不愛出棒的類型,swing%都在四成上下,Z-swing%也都只有六成出頭,不過Lugo的contact能力要比現階段的Lowrie好上一籌,但不是什麼決定性的差距。
這兩個人的優劣比到現在很明顯了,Lowrie有的打擊優點Lugo大都沒有,Lowrie有的打擊缺點Lugo經常不遑多讓,加上Lowrie的守備比較穩定,看起來Lowrie應該是更有機會站穩Red Sox明年的先發位置。但僅僅贏過Lugo是不夠的,我想如果Lowrie在被記者訪問時只能炫耀說他自己是一個比Lugo更好的球員,那恐怕會是一件滿可悲的事情。現在的Lowrie缺乏特出之處,他好像有那麼本事來賺取一些在ML打擊的機會,但又看不出他有什麼可以讓人非常期待的地方,他好像什麼都不算差,但也沒有哪一樣特別好,如果他不能趕快展現自己的特色,按照Theo每個位置都要above average的目標,Lowrie很可能只會是Red Sox游擊區的過客,被當做另一個可以應用的籌碼。Lugo的問題難多了,他如果找回狀態,以他的價錢Red Sox不用他說不過去,但這樣勢必會壓縮到Lowrie的上場時間,讓一個在Red Sox沒有未來的人壓縮還有可能有未來的人的上場時間,這實在不是什麼好事,但如果他還是一樣爛,這筆約恐怕尾大不掉,想認賠也殺不出,而且以他的守備能力要當在比賽後段上場鞏固戰局的內野替補,我想沒有人會放心,Lugo的問題要怎麼解決,我想Theo恐怕還有得煩惱。
期望:Lowrie還是我比較期待看到的先發游擊手,希望他能朝.275/.350/.410的目標前進;Lugo的話,我只能期待Dodgers再當一次好人,和我們交易Lugo,說不定他們可以靠轉隊過去的Lugo像Manny一樣大發神威,再進一次季後賽XD~
Jason Varitek & Josh Bard-
Varitek回來再頂著捕手這個位置一陣子對Red Sox也許是最好的消息,這讓Red Sox避免被洗劫農場,而且我並不認為在offseason聽到幾個比較可能成真的rumor中有哪一個捕手是值得Red Sox拿出Buchholz去換的。
Tek去年的成績實在太難看了,36歲的他的確有可能已經失去對投手的抵抗力。我稍微研究了一下Tek的成績,他的K%開始升高而BB%有小幅的下降,LD%和FB/HR一個是生涯新低,一個則是02年以來最低的,wOBA更是降到.300以下,而且Tek有許多數據其實是在06年球季就開始看得到往下修正的跡象,07年雖然帳面上的成績有所反彈,但細看其他比較細部的數據我們依然可以看到打擊能力下滑的跡象,由此可以推測Tek真的有在衰退,只是他去年衰退的幅度實在太大,大到有一點不像常態,讓我還對Tek抱有一絲稍微反彈的期待,如果明年Tek可以反彈回.245/.330/.380的水準,以Red Sox的火力應該可以幾乎完全彌補掉Tek打擊不振的事實。而即使是在去年球季,Red Sox也頂住了Tek等人的低潮而打出相當不錯的攻擊成績,所以我想Red Sox應該是有能力tolerate Tek變成人立型站牌的狀況,在這種情況下,Tek的球場經驗、傳聞中很好的投手引導能力、臨場指揮能力和他與Red Sox投手群相互較高的熟悉度都可能對Red Sox有所加分,如果能讓他順利在Red Sox退休然後轉任教練,應該是相當完美的結局。
Josh Bard在Red Sox的任務可能不會只有接蝴蝶球那麼簡單。在Tek很有可能不行的情況下,Bard會常常要上來代打或是在其他人被拉上來代打之後接替捕手的守備位置。如果Bard表現夠好(別忘了他今年才31歲,而在上上個球季他打出過生涯新高),他甚至可能從Tek手上搶到更多先發機會,把Red Sox在捕手這個位置上受到的傷害減低一些,而讓Tek有更長的休息時間也許也會幫助他把成績拉抬一些。Bard的優點在於他是個能夠打LD的球員,而且contact能力不差,不過他生涯的wOBA只有.318實在滿遜的。
在這裡另外提一下幾個prospects:George Kottaras是我們可能會在major見到的捕手,他很遜,我看不出來他有太多可以跟Barb或Tek競爭的可能性,不過看在他還年輕而且可能有一些潛力 (soxprospects給他的評語是offensive-minded catcher with 20-25 home run power potential and good plate discipline,滿唬爛的,鬼才要信) 的份上,春訓時還是可以讓他試試看,Mark Wagner則是另一個有機會看到的臉孔,不過他最多只打過AA,不確定性依然很高,而且不是那種有天份到可以直接跳到major的選手,但是他的守備能力比Kottaras好,而且根據soxprospects的報導雖然Wagner no particularly dominant offensive tools, but all are about average. 重點是His swing is well suited for Fenway,我本人是滿信這一套的,Fenway的球場效應真的很有機會幫某些類型的球員打出更好的成績。這兩個人是比較接近major的,但Red Sox最有未來的捕手新人是22歲的Luis Exposito,他的潛力挺好的,有機會成為在攻守兩端都擁有above average的捕手(soxprospects說他有25HR/year的潛力,不過在看了前面Kottaras的評語之後,嗯,每個人也都是有潛力中樂透的,不是嗎?),但因為所待的層級太低,不確定性太高,把籌碼壓在他身上不是太有道理,我想交易仍然是Red Sox近期在捕手位置上最容易找到的解答,如果可以用Bowden換到的話,Jarrod Saltalamacchia會是個不錯的選擇,當然前提是他能繼續留在捕手這個位置上。
期望:新球季捕手這個位置沒什麼好期望的,所有在明年會看到的選手都只是Red Sox過渡期的選擇,未來真正的答案還得看後續發展才能明瞭。
DH
David Ortiz-
關於老爹我有三個問題要問。
首先是老爹還是不是以前的那個老爹。壞消息是Papi今年將要邁入33歲,體重過重,有傷病史,去年球季只打了109場,BA;SLG;OPB;OPS;OPS+和wOBA都是來到Boston之後的新低,好消息是即使如此他的OPS+都還有123,SLG也有破五的水準,仍是個水準以上的中心打者,而且RC沒有太多下降,問題是,對Red Sox來說,這樣夠嗎?或著我應該問得更精確一點,這樣對一支明年要在NYY和Rays那種投手陣容手上討分數,還要得比那兩隊更多分來贏球的球隊,這樣真的夠嗎?
如果我們看得更仔細一點,Papi的HR/FB已經是連續兩年往下降,而在上個球季常看比賽的人應該有發現Papi現在站在打擊區的姿勢和以往有點不同,再比較Papi的打擊型態,一直以來都不是平飛球打者的老爹GB/FB在07和08年都比往年更高,LD%開始小幅上升,另外他的K%則有慢慢往下滑,把這些數字綜合起來我們或許可以做出一些推論:即使老爹沒有退化,他也可能因為傷勢而稍微調整了自己的打擊策略,減少追求長打,先求把球咬實。當然這也有可能是因為自己的power因年紀而退化所做出退而求其次的轉變,但我們可以合理的認為這不是事實,畢竟在06年球季Papi才打出生涯最佳的一季,要在隔兩年之後(才32歲)就直接退化到這種程度是可能性比較小的事情(而且都是有傷在身),但即便如此我們仍然必須擔心老爹的傷勢到底痊癒得如何,會不會有新的傷勢產生以及身體狀態在傷後有沒有回復到100%,這其中只要有一項打了折扣,Red Sox就可能會蒙受巨大的損失。
第二個問題是健康、100%狀態內的老爹在失去Manny的保護之後到底還能發揮多少績效?當然我們知道再好的保護效應也不會讓一個普通好的打者繳出像老爹在04-06年那種超人成績,但是在Red Sox陣中目前沒有人可以提供老爹足夠的保護,而在對手可以盡情保送老爹的情況下,老爹對贏球的影響力可能會被縮小,而那個在壘上的肥仔可是遠遠及不上站在打居區的Papi,在這種情況下老爹到底應該繼續維持他仔細選球的攻擊策略還是要更積極的進攻?

此外,老爹比不上Manny的地方在於,對手可以在必要的時候派出左投手來壓制他。雖然Manny生涯對上同側投手的成績也是較對上另一側的投手來得遜色,但被壓制的Manny仍然打出.306/.398/.582的恐怖成績,依舊是非常可怕的怪物等級,反觀老爹在對上同側投手時成績由.295/.398/.581(對上反邊的投手)驟降為.268/.342/.490,降低幅度只比Manny稍微大了一點點,但重點是這樣的成績破壞力就沒有那麼怪物了,如果在關鍵時刻對手總是可以利用故意四壞和Loogy來對付老爹,對Red Sox攻擊力的影響程度恐怕不會太小,是以在老爹身後的那個人能帶給投手多大的傷害及威脅性將是相當關鍵的問題。
前兩個問題問的分別是老爹本身和老爹的隊友,第三個問題則是第二個問題的延續–如果我們反過來想,反正沒有人有資格保護老爹,那我們是否要考慮乾脆把老爹調到第四棒,讓他去保護Red Sox line up中除了Papi以外最有power的打者,逼投手和這個打者對決,讓這個打者發揮更好的破壞力?這個問題的重點在於前面那個打者可以發揮多好的效能?他的提升程度會有多高?以現有陣容來看,這個人最可能會是Jason Bay,Bay到底值不值得得到這麼多打數?或著說Bay值不值得讓Papi犧牲掉一些打數?我不知道Red Sox高層的想法,但如果是我,我會選擇讓Jason Bay試試看。
期望:傷兄,請把那個.300/.400/.600的老爹還來,謝謝。
完。